再过60年,还是一样甜!赣粤港三地干部群众在东江源头三百山开展爱源护源活动
3月1日下午,参加"同饮东江水·共护东江源"东江水供港60周年东江源头公益行活动启动式的赣粤港三地干部群众,共同在三百山福鳌塘区域开展栽"同源树"、取源头水、增殖放流等系列活动,齐心守护东江源头一泓清水。饮水思源行,植树添新绿。在思源宝鼎附近,赣粤港三地干部群众代表共同参与了植树护源活动,他们三四个一组,分工协作,完成扶树正苗、填土入坑、浇水灌溉等动作,种下一颗颗"同源树"。这片"护源林",不仅为东江源头增添一抹"新绿",更在三地干部群众心中种下"希望"的种子,进一步加强了赣粤港三地的联谊交流。采访 广州市民 王培恩:我们在这里种下一棵棵树,象征着我们和源头群众的情谊,根连着根,水滋养着水,我们要饮水思源,用实际行动保护东江源头的生态环境。再过60年,还是一样甜!采访 广东市民 陈仲贤:东江水是香港的生命之源,也是连接香港与内地的情感纽带,它见证了香港与内地60年"水乳交融、饮水情深"的深厚情谊。我们有责任把东江沿线的生态环境保育好,把这一份情谊、把这一个优质的生态、优质的环境、优质的水源继续维持下去。再过60年,还是一样甜!采访 香港学生 刘诺臻:我们不仅是东江水的受益者,我们更应该成为感恩祖国、思源护源的守护者。我回到香港学校之后,想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护源行动,让更多的香港同学知道东江的故事。赣粤港三地干部群众代表先后来到护源石、福鳌塘、饮水思源馆等处,参与"取回东源水""共护一江鱼""寄出纪念信封"等系列活动,实地感受东江源头的秀丽风光,深刻体会我县60年来持续守护东江源头、保障一泓清水向南流所付出的努力。采访 香港市民 周家亿:平时在香港家中,拧开水龙头就能感受到东江水的清甜,每一滴水饱含着老区人民对香港的深厚情谊,特别是今天来参加这些活动,我感觉非常有意义,然后希望身边的同学朋友们也能多点来内地,来感受内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。再过60年,还是一样甜!20世纪60年代,当时香港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,中央政府及时启动建设"东深供水工程",将东江水引入香港,解决了香港的用水困境。如今,东江水满足了香港约80%的淡水需求,成为香港繁荣稳定的基石。60年来,特别是近年来,为了让粤港居民喝上干净水、放心水,安远县委、县政府始终牢记周恩来总理"一定要保护好东江源头水"的殷殷嘱托,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"两山"理念,自觉扛牢保护东江源的政治责任,像对待生命一样,呵护源区的青山绿水。抱着金饭碗不吃资源饭,全面落实河湖长制、林长制,实行最严格的"三禁、三停、三转"生态保护措施,停批污染项目、关停污染企业、叫停污染行为,全力守护东江源头一草一木,悉心呵护一泓清水向南流。采访 市生态环境局安远分局党组成员、技术服务站站长 杨倩:现如今,东江源头水质一直保持国家Ⅰ类标准,出境断面Ⅱ类以上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%。活动期间,我县还正式发布了《我是东江一滴水》公益短视频,并在此前在香港首播。通过这个短视频,向粤港人民特别是香港同胞,生动讲述当年中央引东江之水以济香港,以及几十年来源区人民爱源、护源的故事,让更多香港同胞加深对东江供水工程和东江源头的了解,进一步增进内地与香港人民爱源护源的共识。采访 县委书记、二级巡视员 杨有谷:我们想通过系列公益行活动,告诉广大粤港同胞,我们一直把东江源头水保护得很好,已经过了60年,东江水还是一样甜。请大家放心,我们还会世世代代继续保护下去,相信再过60年,我们的东江水也还是一样甜。也希望广大粤港同胞多来源头区域投资兴业,让我们赣粤港三地共享绿色发展成果。来源:安远发布 记者:孙全 杜婧洁 余聪 陈卓 刘文静 欧阳欢 刘杏 龚思绮 汪国豪 魏迪金安远不远景在眼前欢迎使用安远一码游↓↓↓↓策划:汪日华审核:唐东萍编辑:唐 婕
查看详情 >